2007年11月28日 星期三

蕭萬長17年前的承諾──何不思考五輕關廠 創造新經濟



中油煉油總廠10月26日傍晚才發生大爆炸,隔二天,媒體便全版報導──中油高雄廠拚就地更新,準備揚棄1990年經濟部長蕭萬長以白紙黑字,簽下25年分三階段遷廠的承諾。中油公司宣稱高雄煉油廠的遷廠將使國內石化與煉油業變成台塑一家獨大的局面;仁武大社工業區的下游石化業者將因原料成本上升競爭力下降而隨之關廠,大高雄地區更將出現十萬餘人的大失業潮。

無疑的,高雄地區正面臨自1987年以來最激烈的社會矛盾。

一邊是中油公司及其下游石化業者、台灣石油工會等組成的共同陣線;另一邊是飽受污染數十年的後勁社區和大高雄人民。以過去的經驗看來,反公害運動對上了龐大的國營企業與大財團,勝算並不大,但是政府千萬不要低估了後勁社區的運動能量,相對於台灣許多工業區附近嚴重扭曲的政治生態、社會風氣,後勁人堅持反五輕是台灣少見的高貴靈魂,他們意志堅定,愛鄉無悔,甚至誓言必要時可以犧牲肉身。

工業區附近的居民,不管在戒嚴時期或是解嚴之後,向來沒有說不的權利,彷彿天生註定要接受這種魔鬼的咀咒,這是「民主化」最的反諷。「回饋」、「補償」是數十年來工業區收買人心的固定戲碼,然而,人民得到什麼?高雄的後勁在抗爭後得到15億基金孳息的回饋,高雄的大林浦、林園,桃園中油各有5億基金孳息的回饋,經過十數年,換成今日物價,每人每年竟然分不到一桶瓦斯。犧牲乾淨的空氣、水、土壤,當代及後代子孫的健康,竟然只換得每年一桶瓦斯,廉價如斯,寧不悲哀?

石化業平常最令人詬病的是無所不在、擴散極廣的空氣污染,以及附近居民日益惡化的健康,偏偏居民血淚控訴、指證歷歷的各種癌症的罹患率,往往因為欠缺學術界進行長期嚴謹的調查而死無對證。但石化業確實是引發公害糾紛最嚴重的產業,根據統計,1981-2001年,全台公害糾紛中石化業就占了57%,大部分集中在高雄地區,不時的跳機、爆炸意外更令居民人心惶惶,再者,而石化業用過的土地幾乎都成了難以整治的污染場址,整體而言,石化業就是高污染的產業。 全球石油存量將於40年內耗盡,這是個確定不可能永續的產業。然而,台灣人均乙烯的用量高居世界第一,對於一個能源幾乎100%仰賴進口、面積狹小、環境負荷沈重的島國來說,我們有條件發展如此高耗能、高污染的產業,力拼「世界第一」嗎?因為五輕可能遷廠,正牽動全台的重化工業佈局。由中油及非台塑石業者組成的「國光石化公司」,正積極推動在雲林台西設廠,彰化縣政府則拉攏往大城設廠,另外遷到高雄的南星計畫也是選項。

這的確是台灣石化業發展的十字路口,然而,污染走到那裡還是污染,我們該思考的不只是遷廠,而是關廠創造新經濟以及更多的就業機會。距離2015年五輕遷廠的時間僅剩8年,產業的轉型和創造新的就業機會都需要時間,執政者有責任在近期內擘畫永續新經濟的第三條路,這是角逐2008年總統大位的謝長廷、馬英九先生無法迴避的課題,歷史很吊詭,最尷尬的莫過於17年前簽下承諾,如今要參選副總統的蕭萬長先生。

作者/地球公民協會執行長(高雄市)
 
Blogger Template Layout Design by [ METAMUSE ] : Code Name BlackCat 2.0.0